有身處於香港的女客戶分享給我批命後的經歷,事主分享每到年尾,她也會開始留意一下下年的運勢,待她可以提早作出準備。偶然機遇下認識了我,購買了我的8000字大批命書服務,只需透過網上提供基本時辰八字,便批了一份超級詳盡的電子命書給她。過程中無需會面,也無需要問你其他不必要的問題。
這則故事是客戶親身樂意地分享給大家,若果大家也想分享購買我的命理服務後的經歷,歡迎電郵發送給我,謝謝。
以上是事主分享給我的照片,照片中是事主本人。
事主指出看完命書後,覺得現況的幾乎都是準確的,,從個人性格、財運、父母關係、兄弟姊妹關係、工作、人緣,到她打後的十年運勢,也寫得非常詳盡,更指我所批的過去,令她有點嚇到,因為說得完全準確!
例如,在批算她的性格方面, 她的命格是一個比較有想法、有主見的人,任何事情決定了就不會改變,人生亦都好少後悔,她驚訝地說全部正確,她自己的性格正正是決定了便不會改變,做事積極創新。
以上是事主分享給我的照片,照片中是事主在社交媒體發佈的帖文。
另外,在朋友方面,我從她的出生年月日時得出,她的人緣算是不錯,也算多朋友,但真正知己就不太多,這一點她也回覆指很準,因為真正了解她的朋友真的不多,朋友看似很多但其實真正知己並不多。
最後,在財運方面,我提及到她有穩定收入,屬多勞多得之命。她亦回覆指她是有固定收入的,但基本也花了在生活或家人的開支上,也屬多勞多得,很難才有大錢 也是一點點累積下來。
經常會聽到人們感嘆:「能交到幾個不離不棄的好朋友真是不容易。很多人走著走著就散了,成了一生的陌路人。」很少人是真正能交心的朋友,大都是幾個月或幾年的「短期夥伴」。社交往往被用來短暫麻痺,更會洩漏自己「根本不知道要什麼」。如何讓內心強大?你可以從克制社交做起。
的確,我們從小到大和成百上千的人說過話、見過面、一起上學、共事,手機存著彼此的電話號碼,關注著對方的資訊,可是真正能稱為朋友的又有幾個?多數人只是出現在我們生命中的某個時刻、某個階段,並在利益交叉的時候成為朋友,利益沒了,關係隨即終止。就像坐公車一樣,到站下車,下一站又有新的人上來,人人都是過客。最後你會發現,一起走了這麼多年,還沒散夥的也就那麼幾個人,而能交心的好朋友就更加屈指可數。
生活中經常有人為自己的好人緣感到沾沾自喜,但這沒什麼可驕傲的,因為朋友貴在品質,而非數量。你可以與十個人喝酒、唱歌,卻很難同時與十個人交心。
在北京工作的H先生今年三十五歲,一個人住在高檔的出租公寓裡,平時接觸的都是高階客戶,同事也都是競爭關係。能在經濟、精神層面上,和自己達成一致的朋友少之又少。
「上個週末是我的生日,原本想約幾個人吃飯慶祝一下,畢竟一個人過生日太可憐了,」H先生說:「結果翻遍通訊錄,卻不知道該打電話給誰。大部分都是我的客戶,只有生意關係,私下從無往來;在可聯繫的朋友中,有些人已經升為人父,週末肯定是陪妻小,不會陪我這個單身漢;有一些人雖然跟我一樣單身,但已經許久沒聯繫了;或許還有其他人會趕著來赴約,但我總覺得對方的目的不單純。」說到這裡,他只有苦笑。
我們每個人都有渴望知己陪伴的時候,特別是在一些具有特殊意義的紀念日。如果有人能夠陪自己聊天、吃飯,互相傾訴一下生活和工作中的苦惱,彼此提出建議,就不容易感到孤單。但在過濾掉那些不合適的人名以後,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一個可以聯絡的朋友。為了避免無效社交所帶來的麻煩,甚至是尷尬,最終也只能選擇獨自度過。
這會隨著我們年紀的增長,變得越來越深刻。認識越多人,我們就越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朋友,特別是能互相說真話的知己。
人類早在幾千年前就發現社交的功利本質,並有了君子和小人的辯證。 因此你會發覺人人都遵循著「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」的潛規則,警惕那些意圖利用和欺騙自己的人。我們不輕易向任何人說出實話,哪怕他是自己最好的朋友,而這就導致人們提防社交,使得能夠交心的朋友越來越少。
現在,網際網路拉近人們與世界溝通的距離,同時卻也推遠心理差距。很多時候,人們甚至分不清誰才是自己的好友。朋友、同事、主管、客戶、搭檔︙︙糾纏在一起,因此關係變得複雜、又無限的牽扯精力。一不留神,就可能因自己的警惕或麻木,而失去一份真正的友誼。
隨者年齡的增長,人們渴望朋友的數量越少,品質要求就越高。你總是能得到一條真理:人並不需要太多的朋友,只要有三到五個可以交心的就夠了。尤其你就會發現獨處和清靜是多麼珍貴。
在一種平靜的氛圍中,我們要縮小社交的範圍,去結交真正可以在心靈層面溝通的朋友,享受輕鬆的社交生活。